关于杨海清 | 关于画院 | 联系我们
首页 杨海清介绍 个人作品 古运河书画院 书画院作品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随着近年来,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虽然经历了2012年的回头潮,但2013年下半年起又呈现出逐渐企稳回升态势,特别是艺术品出口、艺术品网上交易增长快速,给艺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根据《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3年中国艺术品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博览会一级市场的交易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3%;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438亿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艺术品出口额为60亿元,同比增长76%;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同比增长67%;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额为 800亿元,同比增长23%;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 200亿元,同比增长11%。杨海清字画

  拍卖公司应该保真?

  《拍卖法》第61条第2款“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历来容易引发争议。

  很多人认为这成为了拍卖公司的护身符:“只要他声明,我不知道这个是真是假,就可以拍卖假的了吗?”更有人据此指责:“如果拍卖公司都没有办法保真,那么普通人缺乏资源、阅历更没有办法保真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那么,拍卖公司是否应该保真?作为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起草的人员之一,王凤海详细解释了拍卖公司为什么不应该保真。

  “目前中国艺术品鉴定应当只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专家目鉴’。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鉴定机构,加之任何一位鉴定人员都不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因此‘专家目鉴’具有一定局限性。”

  “第二种是‘文献佐证’,但是文献本身就有可能存在偏差,比如《石渠宝笈》,当时编撰的时候就有两到三成的藏品是有争议的。而将这些百年前本身就有争议的藏品拿到现在,再来依据当时就有争议的文献判断现有文物的真假显然也不科学。”“

  最后一种就是‘仪器辨伪’。通过科学手段,虽然能够辨明墨是哪个年代的,或者纸张产于什么朝代,但是不可能判别作品出自何人之手。因此,在各种客观事实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要求拍卖人保真显然是不公平、不公正,也是不正义的。”

  “在美国某些州,如果一个拍卖公司打出保真旗号,将被认为涉嫌商业欺诈,因为本质上根本做不到,你如果非要说做得到,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当竞争,涉嫌行业欺诈。”

  王凤海还认为:“表面上看《拍卖法》的该项条款是在为拍卖公司免责,但实际上该条款也在保护委托人和竞买人的权益。该条款提醒竞买人应该对自己中意的拍品谨慎审视,一定程度避免了竞买人的盲目购藏,也是对竞买人的一种保护。”

  “《拍卖法》还规定:‘拍卖人应当于拍卖时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这条规定就是要让不特定人群广泛获知拍卖讯息,此外,‘拍卖人应当在拍卖前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及有关资料’的规定,让买家有权利近距离接触、观察拍卖标的,并鉴定艺术品的真伪。这些都是《拍卖法》中体现出的对买家的保护。”

  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更指出:“古董、艺术品‘拍卖不保真’实际上是对法律的误读。拍卖法是一个专门的法。它必须与民法通则等上位法的精神一致。公平交易是一个基本原则。‘不保真’不等于你就可以欺骗。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所以说‘拍卖不保真’是一种对法律的误读。”

  “当然,拍卖的古董、艺术品未见得没有瑕疵,例如一件古瓶可能会有瑕疵。这与‘不保真’是两个概念。将来拍卖者不仅要‘保真’,还要把瑕疵告诉公众才能交易。”宋新潮表示。

  没关系,没人情就没法送拍?

  “送拍难”似乎是目前收藏爱好者共同的难题。记者曾在编辑部办公室接待过几次来访的热心读者,请求帮忙把藏品送拍给拍卖公司。

  “不认识人压根送不进去啊,我这可是宋代的官窑啊,你看看,老值钱了!你帮忙把东西送进拍卖行,我给你分成!我这没关系没人情的,根本送不进去啊。”这是数月前一位老者来办公室找记者的情形。对此,记者只能耐心劝解。

  诚然,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自然是“熟人好办事”,但是拍卖公司对于真品、精品也是求贤若渴。因为拍卖公司的收入来源于佣金。越是价高的拍品,拍卖公司依照成交比例获得的佣金越高。而只要能成功拍出,拍卖公司就有利可图。所以于情于理,拍卖公司都不可能把自己的“金主”拒之门外。若被拒收,还请思量拍品的真假问题。

  那么,作为普通收藏爱好者,若有藏品想送拍,该做些什么?有哪些事宜需要准备,又有哪些事宜需要注意呢?

  元培学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孝萱做出了详细介绍:“到拍卖公司卖画是藏家最常选择的一种方式,也适合入门藏家。拍卖公司都有公开征集作品的程序和时间。建议藏家可先电邮自己想送的拍品图片与相关资料给拍卖公司,拍卖公司如果有兴趣会联系藏家。如果藏家手里有重要精品,拍卖公司的征件人士会上门来恳求出手。”

  “拍卖公司通常会提供估价服务。可去函拍卖公司或在网上提交申请。但这类估价属于暂定性质,如果专家亲自鉴定后,会对估值予以修订。在估价后,专家会决定委托方的作品是否适合拍卖,拍卖公司也会建议合式的拍卖地点及时间。拍卖公司如果接受了,需要先签一个委托协议。委托协议是卖方(委托人)与拍卖公司签具的合约,以示双方同意在某场拍卖会中出售委托人的物品。委托协议列示了拍卖公司就保险及损失赔偿需负的法律责任,以及提供运送等服务的条款和费用。另外,也详注作品名称、尺寸、年代以及保留价也就是底价。底价是委托人与拍卖公司在签订合同之前共同商议所协定的最低出售价。拍卖公司应为委托人的底价保密,并不会低于底价拍出。然后将拍品送至拍卖公司,拍卖公司会为作品拍照及安排上拍等事宜。” 赵孝萱说,“拍卖会后,买家如果已经缴清付款,拍卖公司会以邮递方式向委托方寄出一份有成交价的售后通知书,结算单中会罗列佣金及其他费用的明细。通常可在拍卖日的35天后收到扣除相关费用及应缴税项后的拍卖收益。成交后,卖方需要给拍卖公司成交价10%~20%的佣金(各拍卖公司不同),以及个税3%,或是其他发生的相关费用。卖家的拍卖收益将直接以人民币存入委托方的银行账户。”

  艺术金融暂时受挫

  中国艺术品基金经历2011年的井喷后陷入困境。2011年45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的总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5亿元,但紧接着2012年艺术品市场整体下调,艺术金融也进入了寒冬。国内艺术基金普遍设计的2.18年的平均发行周期,也让2013年成为“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2013年有29款艺术品信托(基金)到期兑付,涉及资金额26.42亿元。其中,上半年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涉资8.8亿元,而进入下半年则更是空前,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元。2013年也成为艺术品基金“兑付”的困难之年。

  退出的同时,2013年艺术品信托市场持续低迷,参与的信托公司较前一年减少8家,降幅高达66.67%。发行的产品数量也骤减了21款,降幅为61.76%。

  艺术品拍卖趋势向好

  拍卖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风向标,一直以来都是判断市场走向的关键。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成交额上虽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仍处于市场调整期,但是依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行业特点。

  一是趋稳向好。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书画作品的上拍量为313430件,成交量为146350件,成交率为47%,成交金额297.12亿元,所占市场份额为68%,相比2012年有8.67%的增长,尽管相比2011年的593.44亿元有较大差距,但已表现出市场回暖的趋势;油画及当代艺术品的上拍量为13731件,成交8232件,成交率为60%,成交金额为33.59亿元,相比2012年已有15%的增长,所占市场份额为8%,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二是热点多元化。中国书画因其良好的保值、增值性和庞大的收藏群体,依然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同时,油画雕塑、古玩杂项、碑帖等板块较之2012年也是稳中有升。热点的多元化意味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步回暖,藏家开始涉及更多的收藏领域以规避风险。

  三是走出去效应初显。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就是内地拍卖公司“走出去”与国外拍卖公司“走进来”。国内的拍卖公司如嘉德、保利在2013年纷纷在香港地区开辟了新的战场。而国际知名的拍卖公司苏富比、佳士得也加快了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步伐,分别于2013年在北京、上海举行了中国内地首拍,并显示出了两家老牌拍卖公司的强劲势头。

  四是网络交易兴起。网络拍卖的迅速发展是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大特征。据中拍协统计,2013年仅通过中拍协网络拍卖平台组织的网络拍卖会就有3097场,成交额高达92.79亿元,同比增长了7倍。国美、苏宁、淘宝纷纷试水艺术品拍卖,掀起了一轮电商与艺术品联姻的热潮。除了艺术品电商外,随着微信日益成为最重要网络用户交流平台,微信拍卖也悄然兴起。

  画廊艰难前行

  2000年以来,中国的画廊业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部分专业画廊进入了所谓的“赢利时代”,而外资画廊大量涌入,也形成了多元竞争的活跃景象。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调研统计,中国内地的画廊有3366 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并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以北京、上海、广州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画廊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二、三线城市亦有相当的画廊数量,在市场上与一线城市形成互补。以代理制为经营模式的正规画廊多集中于文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浙江、江苏、福建、河南、山东等文化发展相对繁荣的省份。

  中国画廊业基本上以小、散为主,大部分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从经营的专业性,还是从经营规模上看,都比较薄弱,发展基本并不十分牢固,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肆虐下,部分资本逐步退出画廊行业,画廊屡屡出现关停或倒闭现象。但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画廊经营也不断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店铺经营之外,不少采用其他更为灵活的经营方式,包括2013年的热点“电商”,以及灵活运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近年来,文化部也高度关注画廊行业的生存环境,积极鼓励和支持画廊行业的发展,争取相关资金给予扶持,各地也设立艺术基金给予扶持。

Copyright 2014 杨海清字画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新钥匙石家庄网站建设  |  后台登录
电话:186-0318-1691  |  网址:www.yanghaiqing.com